演出介绍 雅尼的历史时刻 ★雅尼的唱片曾创下2000万张的销售记录 ★雅尼曾经在8个被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遗迹的场地举办过音乐会,它们分别是:雅典卫城 (雅典)、泰姬陵 (印度)、紫禁城 (中国)、波多黎各莫罗要塞、迦太基古城遗址 (突尼斯)、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 ,比布鲁斯 (黎巴嫩)、吉萨金字塔 (埃及) ★雅尼曾经为4大超级体育赛事谱曲:美国网球公开赛、美国高尔夫大师赛、奥运会、环法自行车赛 ★雅尼的雅典卫城现场音乐会是史上销量第二高的热卖音乐视频 希腊到紫禁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演出盛事 雅尼(Yanni),当今世界新世纪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1954年出生于希腊卡拉马塔(Kalamata),一个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巨匠的国度。希腊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而古希腊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人类智慧的象征。希腊文化具有超常的渗透力,它超越时空的限制,又有无限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和永恒的瑰宝。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希腊艺术“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Photo Credit:Lynn Goldsmith - Yanni at Acropolis, Greece 这位希腊音乐家曾在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古迹演出,1993年雅典卫城音乐会,1995年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音乐会,1996年印度泰姬陵音乐会。而1997年,他来到了中国,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雅尼成为了第一位来中国演出的西方音乐家,更是首位经中国政府批准在紫禁城举行音乐会的艺术家。这是一场震撼的演出,空前盛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当年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演出盛事之一。丰富多彩的电子音乐与中国紫禁城古老的建筑相融合,令每一位乐迷久久难忘。 1997年5月30日的《洛杉矶时报》曾以《雅尼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为题进行了报道,这场演出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广泛的影响。《华尔街日报》在头版进行报道,美国著名的CNN 拉里•金(Larry King)访谈节目也把雅尼当成了座上宾,媒体和评论界从此对雅尼刮目相看。 第五次来华,走进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而在这之后,雅尼的世界巡演之旅继续,2006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音乐会,2009年墨西哥阿卡普尔科音乐会,2011年波多黎各莫罗城堡音乐会,2013年迪拜音乐会,2016埃及胡夫金字塔音乐会……他的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每到一地,都会给观众带来相同的震撼;而每一首乐曲,却又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雅尼曾说:“我的目标是用感情与人们沟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并把它融于音乐之中,音乐将会给听众带来希望的撞击。”
Photo Credit:Degiang Ma - Yanni at Forbidden City, China 2011年雅尼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开展巡演;2013年的中国蛇年春晚,他与中国古筝演奏家常静一同表演的《琴筝合鸣》带给了全国观众中西合璧的震撼,同年他在上海、厦门、北京三地举办了中国巡演;2015年第四次来到中国巡演的雅尼,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地举办音乐会。每一场音乐会,现场聆听雅尼的经典乐曲,都仿佛是一次朝圣般的精神洗礼。 这一次,时隔四年,雅尼将再度来到中国•北京,此次演出将在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为中国再度创作,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在1997年中国巡演时,雅尼专门创作了著名的乐曲《夜莺》(Nightingale)。雅尼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背景:“我时常聆听自然之声,因为我能从中学到平衡的法则。记得几年前(大约1994年),我在意大利威尼斯的时候,每当日落时分,这只小鸟(夜莺)就会来到我的窗前唱歌。它的歌声美妙如丝,令人陶醉,因为这鸟的歌声包含这么多词汇,节奏和旋律,我为我们之间无法用对方的语言交流而深感遗憾。直到几年后,当有人向我介绍中国笛子的时候,我才发现中国笛子与夜莺鸟的歌声在音调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特别是在高音区。所以我决定为中国笛子谱写一首曲子。我想今天这只鸟如果能听懂我们的音乐语言并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它一定会像这样和我们一起歌唱。”
Photo Credit:Krystalán 除了《夜莺》,雅尼还曾创作了《致敬》(Tribute)、《终于释娩》(Deliverance)、《7/8华尔兹》(Waltz in 7/8)、《坐北朝南》(Southern Exposure)、《爱是一切》(Love Is All)、《变节者》(Renegade)、《C小调柔板》(Adagio in C Minor)和《序曲》(Prelude)等多首融合东西方音乐曲风与文化元素的音乐精品。 即将再度来到中国进行巡演,这令雅尼也十分期待,他表示将再度为中国创作一首乐曲,以表达多年来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感悟。至于乐曲是什么样的,恐怕要在演出现场时才能揭晓了! |